标签:
读书笔记 | 发表时间:2021-05-05 10:49:40 | 更新时间: 2021-05-05 10:49:40 | 阅读数:616 | 评论数:0 | 字数:1364
豆瓣地址: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71146/
对于
王小波,可以说久闻其名,但是我并不是他的粉丝。说起来惭愧,去年才读了小说集《
黄金时代》、《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今年又读了《
白银时代》。说起来更惭愧的是,这些书还是在读了
李银河的自传《
活过,爱过,写过》(“活过,爱过,写过”,是司汤达说的,王小波曾经有过引用)以后才读的,可见我对于王小波爱人的兴趣比对他本人更大。
已经记不起是怎么发现的这本书了,可能是在看了《黄金时代》或《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之后豆瓣推荐的,或者是看了李银河自传后豆瓣推荐的,总之是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躺在豆瓣的想读清单里。想读这本书的本意是想从侧面了解王小波,原计划是多读几本王小波的书再读的,前阵子买书提前买回来读了。当然也无所谓提前,先读后读并没什么影响。
说回《余波未了》这本书。作者王森,之前并无了解。他本职是个和咖啡馆高度相关的从业者——开小咖啡馆和开开小咖啡培训班的,王小波的粉丝,视王小波为精神导师(这句话是我总结的,他不一定承认)。年龄未知,应该已经不小了,90年代的大学生。主要咖啡店的品牌是“参差咖啡”,总部应该是在武汉。在台湾开了家“余波未了”咖啡馆,主要是为了纪念王小波……
作者说了太多关于开咖啡馆的事情,一度让我恍惚的以为他写这本书是为了推广。但后来想其实也无可厚非,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咖啡馆,不让他提到这些怎么可能呢。只是,即使降低了要求,本意的“从侧面了解王小波”的本来目的也并没有达到。
全书只有31篇关于王小波的散文,还有7篇作者曾发表过的文章(……因为觉得本书可能不会在大陆出版,所以想出了一个偷懒的办法,把以前在大陆发表的几篇文章塞进来,里面的想法都有小波式思维的影子,在这本纪念王小波的书里体现,也算是向王小波致敬吧——我觉得这个致敬有些牵强了),还有59条作者发表的微博,最后是166条所谓王小波语录。
前31篇文章不到全书的60%,多少还算扣题,后面的内容看起来更像是凑热闹的。
即使是前半部分,大部分也像是王小波散文的读后感,或者由王小波的文章发散开去的思考,有少数几篇甚至绝大部分摘录了王小波文章的内容。
最后的166条王小波语录,作者说是精选的,并且他还抄在纸条上放在他“余波未了”咖啡馆的橱窗里顾客可以随意取走。然而对于这些语录我却并没有多少感觉。按理说我的年龄也不小,因此被这个cd的社会也锤炼了些年,但就是读起王小波的小说来能够高潮迭起而读到杂文没啥味道。我只能是归罪于自己的水平还没达到吧,总不能怪王小波。
对于本书,能说的也就这些了。
不过最后还要再说几句和本书无关的话,为了凑足千字吧。
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的flag还在坚持,虽然14日这本书就已经读完了拖延了10来天才写这篇(还有一篇没有写),而且也越来越搞不懂自己当初为什么自找苦吃立这样一个没什么意义的flag,搞的现在自己甚至有些恐惧读完一本书了(不是恐惧读书了,是想到读完了就得写读后感有一种莫名的抗拒)。然而确实还想坚持下去,也许明年就不再写了也不一定,至少今年要坚持下去。
截至目前今年写了15篇博客(含本篇),其中单读书笔记就写了9篇(还有一篇也和读书有关),本博快成读书博客了……不过鉴于其实没什么人访问本博客,也就无所谓了。
初稿于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