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笔记 | 发表时间:2021-04-15 16:58:44 | 更新时间: 2021-04-15 16:58:44 | 阅读数:596 | 评论数:0 | 字数:1343
豆瓣地址: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1482/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自1368年朱元璋始,传十六帝,至1655年朱由检(崇祯)吊死在煤山之上,王朝覆灭,共计276年。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自1573年至1620年共48年,是明朝所使用的时间最长的年号。而
万历十五年,也即1587年,实在的在276年明朝史上算不上什么重要年份,甚至在万历一朝的48年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黄仁宇,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1918年出生湖南长沙,抗战年代加入国军官至少校,46年赴美留学,50年退伍。以32岁“高龄”攻读历史,36岁获学士学位、39岁获硕士学位、46岁获博士学位。后加入美国籍,成为美籍华人。初始屡屡碰壁,甚至因无著作被解聘正教授,直到1982年出版了《万历十五年》,1983年在大陆出版,才引起巨大反响。他的代表作除《万历十五年》外还有《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万历十五年》原文为英文,是作者自己译作中文的。原书名《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为“1587年,没有意义的一年”。
这本书的书名,不管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都容易让人误解,其实全书并不是只写1587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也不是以日记或大事记的形式,以时间为顺序记录。而是,选择了明王朝几个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小见大。
选择的这几个主要人物包括皇帝万历(及首辅张居正)、张居正之后的首辅申时行、活着的祖宗(还是万历)、民官海瑞、军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
每章一个主要人物,分别从皇帝的角度、官僚的角度、军事的角度、思想(哲学)的角度,抽丝剥茧的,把1587年前后数年的人物所经历的细节展示在读者面前。将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件与历史结论相联系,从细枝末节里体会“大历史”,让人看得好不痛快!
作者说自己离开大陆日久,且本书是从英文转译为中文,其词语使用恐怕是有不少与现时的习惯不一致之处。确实,加上作者知识渊博词汇量丰富,读的时候难免有不太理解到位的地方,但是总起来说还是不太影响。
1587年是一个平年,农历丁亥年(猪年),明万历十五年、越南莫朝端泰二年,后黎朝光兴十年;日本天正十五年。(百度百科)
那么,到底1587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呢?除了这一年11月13日,海瑞去世;12月8日,戚继光去世,确实没什么大事发生——而这两位的去世,在历史上可能也算不得有影响的大事;努尔哈赤忙着统一各部;李贽在这一年忙着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还没有削发当和尚;申时行还在做首辅,艰难的维持着文官系统的平衡;而张居正,在1582年就已经去世了,死后身败名裂。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又受到了明王朝的巨大影响。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王朝,前些年大火的《明朝那些事儿》,及近些年的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都是了解明王朝的好书。这一本《万历十五年》比起前两本书来,格局毕竟高出一个层次。中国人有崇古的习惯,总是希望从历史中获取经验和教训。然而在海瑞罢官和戚继光抗倭的时代,西班牙无敌舰队已经开拔驶向英吉利了……
初稿于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