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此鸟的博客
跳过导航链接
418·[简书]读《海错图笔记》笔记

标签:读书笔记 | 发表时间:2019-12-04 13:35:31 | 更新时间: 2020-11-14 22:57:51 | 阅读数:457 | 评论数:0 | 字数:3951

注明:本文2019-12-04 13:35:31首发于简书,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e0d4a4fc3809
读了最近的网红书《海错图笔记》,写上一篇读后感,是以记之。

其实,买@无穷小亮微博 的《海错图笔记》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次“乌合之众”的行为,是被宣传骗了。这本书并不适合我,看起来比较费劲。为什么怎么说呢?这是因为我是在内陆出生和长大,对于大海是十分陌生的。长大后,虽然去过几次海边但是并没出过海,对海的印象和大湖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大湖其实我也没怎么见过,我生活的地方比较干旱,河流都是季节性的)。至于海里的动物,除了从动物世界得到的知识,连吃都吃的很少。

但恰恰《海错图笔记》主要就是讲的海里的各类动物,因此说来,即使这本书写的再好,因为对于海洋的陌生,很多时候并不是感同身受。我想,大概网上那些狂热的粉丝大多是来自海边吧。(也有可能是被@无穷小亮微博 的个人魅力吸引的。)

所谓“错”,在这里大概是错杂,引申出“多种多样”的意思,“海错图”就是海里多种多样动物的图册,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叫聂璜的浙江人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无穷小亮微博 说这部书“妙趣横生”,那得是能看懂的人,一般大众估计看起来只能是晦涩难懂了。于是才有了他的这套《海错图笔记》,就是对《海错图》的考证文章的合集,说是笔记是为了附古吧(比如《阅微草堂笔记》)。

目前(2019年)《海错图笔记》出到了三册,第一册是2016年出版的,第二册2017年,今年是第三册。我是一次从书店买了3本,算是补课了。

说不适合,并不是说书不好。聂璜的《海错图》是否“妙趣横生”不敢肯定,但@无穷小亮微博 的《海错图笔记》妙趣横生是可以肯定的。本来作为微博上@博物杂志的运营者,@无穷小亮微博 就是一个冷幽默十足的形象,写成的书也是像作者在指着《海错图》里的一张张海洋动物的画,还有聂璜写的亦真亦假的说明,在给读者讲着故事。故事里有历史,有作者的考证,作者自己的经历,也有可能有作者的吐槽。

这本书可以加个类似“舌尖上的海洋动物”之类的副标题。@无穷小亮微博 几乎每考证一种动物,就把这种动物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怎么做好吃介绍一遍。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他说聂璜的原作本来就是这么写的,和他无关。不过看到这些我基本上是没什么感同身受的,因为我本身就不会吃,也不爱吃海里的东西。对于海里的动物来说,大概带鱼和鱿鱼是最熟悉的吧。

《海错图笔记》第一册和后面两册的装订方式不一样。第一册是裸脊线装,就是能看到装订线,显得古色古香的很有味道,但是没有书脊,放到书架上看不到书名。所以第二册之后换成了圆脊精装,作者说“让整本书更显品质”,但我倒觉得少了那么点儿味道。不过还是感觉作者很用心,细节考虑的很周到。这么用心的作者我在微博上关注了好多。

读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文化水平之低,好多字不认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古人为不同的生物造了太多的字(所以汉字才有那么多)。除了学到“错”这个字还有“多”的意思外,比如“京”的本意是“大”,所以“鲸鱼”就是大鱼的意思。从这些考证里感觉古人很有意思,中国文化很有意思。

也有在海边生活过的朋友,每每发现了好玩的,就拍照发过去挑逗一番;或者有时书中也提到内陆中的动物,但是现在已很难见到,就去问兄长小时候是不是有。也算是读这本书的一乐吧。

读一本书,可以扩展出不少东西,尤其是在折服于作者严谨考证的同时,也反省自己。看上去考证《海错图》很是稀松平常,并没有高大上的技术。但是就凭这份热爱和坚持,就能在默默无闻的领域做出耀眼的成绩来。

我有在书上乱画的毛病,以下是一些横线部分的摘抄和笔记:(方括号里是原文)


B01P08:【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生物。】

B01P17:【棱皮龟是狂热的水母爱好者,每天能吃掉大概500多千克的水母。】不知道这里的水母重量是干的还是湿的,水母绝大多数都是水啊,若是湿的,那也没多少。……【蛋中小龟的性别是由气温决定的。温度高时,就发育成雌性,温度低就变成雄性。】

B01P35:【这么多年,我听过全国各地的人把“鲎”念成“熬”,念成“鳖”,念成“鱼”,念成“齁、猴、吼、后”……正音应是“hou4”。有人考证,这种动物在一些南方方言中和“学”字同音,所以可能是借用了“学”字的头来表音,加上“鱼”来表意……】

B01P37:鲎……【除了自卫,剑尾的主要作用是能让自己在仰面朝天时一顶地,让身体反过来。】

B01P42:【《海错图》多处记载,鲎血是蓝色的。如今,人们又发现鲎血遇到细菌内毒素,就会立即凝固,使细菌不扩散到身体别处。利用这个原理,鲎血被制成了“鲎试剂”,用来检测医疗用品是否被细菌感染。这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B01P43:……【只要按规定操作,生产鲎试剂对鲎的影响不大。要命的是栖息地的破坏和滥捕食用。】

B01P50:中华乌塘鳢(li3)(蟳虎)……【天敌看到尾巴上的假眼,把这里当成头部攻击,鱼就可以借机逃脱,代价仅仅是尾巴破损,不久就会长好。】

B01P129:【所有的海蛇都属于眼镜蛇科,不但毒性大,甚至有些比陆地上的眼镜蛇还毒。】

B01P145:【相传,它(海豚)是由懒惰的家庭主妇变化而来的。懒到什么程度呢?据说用海豚脂肪点的灯,放到歌舞玩乐之地,灯就明亮,放到织布机前,灯就变暗了……】

B01P147:【古人把江豚的跳跃解释成“拜风”,还给它起了个“追风侯”的雅号。】

B01P151:【海蜇是水母家族的一员。】

B01P203:泥钉……【1958年,两位中国科学家将它定名为“可口革囊星虫”。这二老起名时估计流着哈喇子呢。】

B01P213:【要知道,古人对于乌贼、鱿鱼和章鱼三者的区分不严谨。】其实我也分不清楚……

B02P083:【琥珀是一个外来音译词,可能是突厥语的xubix,也可能是叙利亚语的kakpax,还可能是中古波斯语(倍利维语)的kahrupai。】

B02P092:【拉丁文是一种死文字,现在没有哪个民族用它进行日常交流,因此它的语义就不会发展变化,最适合作为科学命名之用。】

B02P093:河豚……【这个词的本义就是“河里像猪一样的鱼”,所以河豚当为本字,“魨”只是后期生造出的字。】

B02P097:【河豚有毒,世人皆知。】……【而是来自海洋中的有毒细菌。】

B02P098:【河豚毒素是世界上最强的毒素之一,比氰化钠还要毒1250倍。】

B02P0143:【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恨事:“鲥鱼刺多,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其实最初的版本是宋代的——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很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B02P240:【鲸字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京者,大也。鲸就是大鱼的意思。】

B03P017:鲨鱼在古代并不是指鲨鱼,【今日中国人所说的鲨鱼,早期是写作“沙鱼”的。】因为鲨鱼皮摸起来有沙子质感……

B03P034:比目鱼……【对各种鳎、舌鳎,人们爱叫它们鳎沙、搭沙,这跟它们贴沙的习性相关。北京人、天津人叫它们鳎目。“目”要发轻声,读成“么”。“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五斤鳎目”即此。】

B03P048:民间传说……【龙为至阳之物,能和万物交配,生下似龙非龙的生物】。……【既然龙的后代变化多端,那么世间生物往回倒推,其共同的祖先可能都是龙】,于是古代有个理论:【万物皆祖于龙】。意思是,龙是一切生物的祖先。

B03P048:【儒生都有这样的通病,认为理论越古越接近真理,时代越古越淳朴和谐】。

B03P053:【……“守宫砂”传说中的一种臆造生物。守宫砂相传是把壁虎养在罐里,喂它朱砂,吃够3斤(一说7斤),等壁虎全身变红,就把它捣碎,点到女性胳膊上,能测贞操。】读到这里时,让我想起小时候读的《三言二拍》里面一个故事,讲到如何测是否为处女的,和这里的“守宫砂”一样荒谬:找一瓮,瓮底铺上面粉,抚平,让一女裸体坐在瓮上,用羽毛抚鼻使其打喷嚏,看瓮底面粉,有被吹过的痕迹就说明不是处女了。西方也有类似的荒谬:女巫盛行的中世纪,若怀疑某女为女巫,就绑上扔到河里,浮起来的就是女巫,沉下去的就不是。

B03P63~64:【在中国古代星图中,有相连的7个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了“东方苍龙七宿”,在夜空中是非常大的龙形。】易经中的“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等据考证,这些“龙”全都指的是东方苍龙星象。……【九二,见龙在田:九二这一天(日落天黑不久的时候),东方苍龙的头部露出了地平线。“二月二,龙抬头”说的也是此段时间的天象……】

B03P96:……【就是说福建莆田有家姓林的,祖先吃鳓鱼卡鱼刺而死,后人每年都会把几条鳓鱼放在祖宗牌位前,当场捣成酱,给祖宗出气。】

B03104:文中提到台北有“宁夏夜市”,让我以为梁静茹的《宁夏》会不会是这里,但是在网上搜索到歌曲的创作背景后,发现此“宁夏”确实是指的“宁夏自治区”。

B03116:【大闸蟹的正式中文名,叫中华绒毛蟹。】是因为钳子上有绒毛。大闸蟹是淡水蟹,但是似乎要洄游到海中产卵。最有名的是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到处都有,连辽宁都有。大闸蟹的“闸”,说法有二:其一是本是“煠”字(食物放入油或汤中,一沸而出),后来因为太生僻,写成了“闸”字。其二来自捕捉大闸蟹的竹闸,正名叫“簖”(duan4)。

B03193:【蜉蝣小时候生活在淡水中,用鳃呼吸,能活一年到数年,然后爬出水面,脱皮变成亚成虫,再脱一次皮变成成虫。此时他们生育的寿命就很短了,只有几小时或几天,交配后很快就死去,所以古人误以为蜉蝣朝生暮死。】

B03P195:【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研究历史不能直钻故纸堆,而要把范围放宽到“自地质学以及目下新闻纸”。】

版权声明:本文由@查无此鸟创作,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除非注明,均为原创文章,请在转载时注明来源,并完整保留本段声明。本文地址: https://justalittlebird.cn/blog.aspx?id= 2019-12-04



本文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昵称或评论内容不允许为空!邮箱可不填,但建议填写以备联系,邮箱将不显示在评论中。) 昵称 邮箱

查无此鸟的博客

Copyright©查无此鸟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t5lyg@126.com

其他链接

卢昌海的网站 | 鱼の后花园博客) | 新交通人的技术闲谈-知乎 | FROYOs Blog | 博客园 | 鸟哥Linux | 蜂鸟的小窝 | 大眼仔

AutoCAD.NET: Kevin K | 大非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