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工作记录 | 发表时间:2013-10-14 22:04:55 | 更新时间: 2024-06-26 09:26:23 | 阅读数:485 | 评论数:0 | 字数:1610
本文2013-10-14 22:04:55首发于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98570101fb2l.html。
简单一算,有25天没有发表过博客了,汗颜。下面这篇开始写于9月18日,也就是25天前,断断续续的写,写到最后与自己希望的样子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了……
去年的时候(2012年3月)写下了一篇感想,标题叫《我为什么做不好交通工程设计》[1]。其时正在画某两条城市道路的标志和标线施工图,被催的急了,生出了诸多感慨。那一篇的中心思想被我归纳到了一个词里,就是“搭积木”,用来吐槽交通工程设计是毫无技术可言的画图工作,末了还不无委屈的说了一句:我觉得我就是个“制图员”。
距上次吐槽,已经过去了1年半了,这种“搭积木”的制图员工作,自然也是做了1年半。年轻的心也在不断的打击下慢慢的成(bing)熟(leng)起来。
目前(市政道路的)交通工程施工图的一般构成是这样的:说明、工程数量表、设施平面布置图、设施横断布置图、标志和标线的大样图、设施结构图。其中,各种结构图在一本施工图文件中占着50%以上的厚度。结构图里面又分立柱标志结构图、悬臂标志结构图以及门架标志结构图,还有护栏的结构图以及其他设施的结构图。

如果上述结构图纸都重新画的话,那么一个项目做下来,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较起交通工程在一个项目中所占的投资比重(或设计费比重)来说,投入产出比实在太大。而为了避免出现这个问题,各家设计院基本上都采用建立通用图库的方法解决。
交通工程通用图大概包括:各类标志的结构图(立柱、悬臂、门架,等),其他一些设施的结构图(护栏、护网,等),此外还包括常用图例、常用标志、标线的大样图。有了这些通用图,交通工程工程师只需完成设施的平面布置和横断布置,其他的就真成了[搭积木]:从通用图库里面把需要的、用到的大样图、结构图拷贝出来,填充到施工图中,就OK了。
使用通用图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这不光是在交通工程设计里面,在其他专业,如线路、路基、给排水,都有大量的通用图的使用。在通用图完备的情况下,一般项目的交通工程设计大概1周的时间即可完成。
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通用图怎么办,或者说通用图不全怎么办?
城市道路情况千差万别,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设施也是多种多样,虽然有GB 5768等一大票的标准、规范约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还是形成了很多地方特色(包括版面、包括结构)。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通用图库支持,但是遇到地方特色,就像是秀才遇到兵一样,就算是图库中的图符合所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一句“不符合地方习惯”也足以使所有的努力白费。
在网络上和同行交流的时候,经常遇到索要设施结构图的人。要么是因为公司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通用图库,要么是因为遇到了特殊情况而通用图库里面没有相应的图纸。
当图库不全或者遇到“地方特色”的时候,交通工程师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会被牵扯到处理结构图上,而较少去关心真正交通工程师该关心的东西。

还有一种可能:地方对结构样式无特殊要求,但是各家设计院的通用图都不一样,那如果某块市场上有若干家设计院进入,那么这个地方的标志岂不是五花八门了?
城市道路网密集,交叉口众多,导致的结果就是交通设施也很多,因此对交通标志尤其是悬臂式标志对景观的影响有一定的要求。就算是不做成杭州那种略带艺术气息的结构,至少某一个地区的标志类型应该尽量统一。
9月的时候,去北京某区开了次会,会议的主题就是统一交通工程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标志、信号灯的设计。会上区里负责交通工程施工的技术负责人介绍了各家设计院设计的设施,可真谓五花八门啊,不光结构五花八门,出什么图、图纸到什么深度也是五花八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由地方权威部门发布一套通用图,当地常用标志结构图(不限于)、版面尺寸、版面布置都包含在这套通用图中,这样工程师在设计时,就能更多的去关注设施布置位置、布置方式的合理性。
有了公开的通用图,包括设计、施工在内的各方,都会受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据笔者所知,很多地方其实是有通用图的,当然有些地方的通用图比较完善,有些不怎么完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不公开的。
事情不是多么难做,也不是没有人想过去做,但总是做不好,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1] https://justalittlebird.cn/blog.aspx?id=2012-0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