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笔记 | 发表时间:2013-07-06 23:05:10 | 更新时间: 2020-11-20 08:13:41 | 阅读数:466 | 评论数:0 | 字数:1254
本文2013-07-06 23:05:10首发于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98570101dldb.html。
这本书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崭新的宇宙观 。其实,这多少有些言过其实,但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书中描述的事物都不至于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的地步,所以实在算不上崭新。但是,这并不是在定贬低这本书的基调,其实是想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明我对这本书是多么的推崇。
如果我是高中或者大学的物理老师,我会极力推荐我的学生们读一读这本书。当然我不是老师,但是我还是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除非你已经没有梦想,已经对世界、对宇宙失去了兴趣,已经没有仰望星空的欲望,那么朋友,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如果在上学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大概不会再认为物理是枯燥乏味的,说不定还会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真的去搞点儿什么研究呢。这本书的作者就不是科班出身嘛,我想他比许多专门研究物理的人都更懂物理。
这是一本关于相对论的通俗读物,能够让读者在不必理会晦涩难懂的物理公式的情况下,了解相对论的来龙去脉。读者也许不会去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相对论,还有更高深的量子理论、弦论神马的。但是从世俗的角度讲,读完这本书,对黑洞、虫洞、时间旅行、超光速飞行等等,都会建立起一个相对系统的印象,下次再看《星际迷航》之类的科幻电影,就不会是一头雾水了。
这本书的行文很轻松,略带幽默,对于一本科普读物来说,很是难得。6月20日的微博中,我这样记到:花了几个晚上,读完了@科普斯坦汪洁 的《时间的形状》,可以这样说,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书——喂,你好像也没读过几本嘛!(画外音)——它让我第一次(自以为)真正的理解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还有弦论。说点题外的话,作者的行文风格很像我大学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但是对于书中许多地方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推进我却不以为然。兴许是我不习惯这种讲述的方法,兴许是作者想留住更多的作者。现在正在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几乎可以肯定,@科普斯坦汪洁 是受了前者的影响,因为《上帝》中的故事讲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这是这本书的亮点吧,想想一直以来,我的兴趣和主流比起来都略显奇怪,这次他们喜欢我不喜欢也算是扯平了。
最后是几句与本书的内容无关的事情:作者仅仅使用42天就完成这样一本书——大部分还只是晚上写作。我本人有严重的拖延症——这本书的书评也是在看完书之后两周才写,更何况其他的事情(现在手头就有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在被我拖延着)——所以对有如此高效率之人往往会产生脑残级别的崇拜。6月20日的另一条微博:作者在后记中提到,这近17万字的包含着晦涩难懂的各种理论的著作,是在42天的时间里完成的,而且还都是晚上!不知道作者在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如果是我的话,我在42天就写完这本书,那我肯定会自我膨胀到认为这个世界没什么是可以难倒自己的了。
呵呵,还好我有拖延症,否则真的要膨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