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笔记 | 发表时间:2013-06-17 21:08:51 | 更新时间: 2020-02-12 11:27:39 | 阅读数:415 | 评论数:0 | 字数:705
本文2013-06-17 21:08:51首发于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98570101d8nw.html。
★★★☆☆
大号字体、大号行距、大块留白,翻开@易中天 的新作《国家》后的第一印象:费纸。也许是刚刚看完16开大厚本《伟大的街道》的原因,32开的书拿在手里显得单薄许多。
这本书所在的系列号称“易中天中华史”(全系列共16卷),想来应该是一部“鸿篇巨制”类型的作品,但是用了半个周末就看完以后,实在是无法和上面这个成语联系在一起。不能不说易中天确实是以一种新奇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史,先是从世界其他文明史开场,然后类比中国文明史,最后解释历史现象的根源。也许是因为篇幅的限制,易中天在这本书里面仅仅是提出了新的见解,并没有花费更多的篇幅展开论证。几百几千年的历史往往一句话带过,读的时候给人一种论点充分论据单薄的感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语言了。没有读过他的《品三国》,但是看过他在“百家讲坛”的讲座,易中天另类幽默的语言风格可谓独树一帜,在这本书里面也不例外。书中采用了大量现代世俗语言,其中也不乏网络语言。不少比喻也很有易氏风格,但是用的多了,也不免让人觉得略显生硬,为风格而风格了。以易氏风格的语言来诉说“中华史”,到像是戏说。
0.23.
读这本书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先读《国家》,而应该是先读系列的另一本:《祖先》。顺序错乱的后果就是读《国家》的时候显得很突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算是没有做好功课的惩罚吧。
虽然说起来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这还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如果对世界史、中华史有兴趣的话,不妨买来看一看,相信会有不少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