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笔记 | 发表时间:2013-05-20 16:53:47 | 更新时间: 2020-02-12 11:40:48 | 阅读数:419 | 评论数:0 | 字数:855
本文2013-05-20 16:53:47首发于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98570101cov4.html。
个人认为写的很好的一篇论文,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理论或公式,建议做交通设计的技术人员仔细阅读揣摩。
熊文, 陈小鸿, 胡显标, 杨荣荣. 城市干路行人过街设施选型研究[J]. 城市交通, 2013.1: 49.
- 在瑞典的研究表明,在其他环境条件较一致的前提下,过街行人在路中无灯控人行横道上的风险是无任何标志标线过街的两倍以上。
- 对美国30座城市2000处平面过街设施进行的类似统计证实,若无信号灯、安全岛等配套设施,干路上孤立设置的人行横道往往会更加危险。
- 灯控过街设施是最安全的过街方式,但其前后50m内是(违章)行人受伤害风险最高的地段,因此应设置护栏引导行人过街。
- 在伦敦的调查显示,安全岛可减少机动车冲突,但如果其设置目的不是为了庇护行人安全,反而很可能会增加行人事故,且画线(非物理)安全岛并不能保障过街安全。
- 英国法律里并没有强制要求行人遵守行人信号。
- 车流量与协管员才是制约行人违章的根本因素,标志、标线、信号灯的警示作用均十分有限。
- 行人违章过街是一个普遍发生、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一客观事实亟需得到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工程师的充分重视,过街设施选型时应避免过于乐观地估计道路使用者的自律能力。
- 配备了自动扶梯的立体过街设施最受欢迎(人行地道又优于人行天桥)。
- 影响行人过街设施偏好的根本因素在于人性化的设计为非设施形式本身。在人性化设计(如立体过街设施配建自动扶梯、平面过街信号配时合理且安全设施完善)前提下,行人干路过街设施偏好排序为“人行地道>人行天桥>平面灯控过街>平面无灯控过街”。
- 传统观点认为行人更偏好于灯控人行横道而非立体设施。但上海市东纵的公众调查显示,在设计合理的人行地道与设计不合理的人行横道之间,行人更青睐前者。此时,人行地道较之人行横道的效率与安全优势可被大多数行人明确感知。
- “过街行人免遭伤害”应成为干路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