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各种总结 | 发表时间:2012-11-11 19:40:14 | 更新时间: 2020-02-12 15:25:23 | 阅读数:389 | 评论数:0 | 字数:1360
本文2012-11-11 19:40:14首发于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f985701018l8k.html。
1.
作为在市政设计院生存的交通专业的工程师,我一直自称为“小专业”,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那一类人,或者也可以被叫做“鸡肋”。大家大部分时间会忽略你的存在,但是如果你真的不存在,他们又会觉得难受。我们总是出现在可有可无的地方,但是有时候又显得异常重要。按照设计院的经验来说,年底这一段时间本该是比较轻松,没什么项目的时候,但是作为交通专业来说,却是一如既往的忙。并且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好几个项目都被赋予了很重要的职责,忙的团团转是很贴切的描述。
周四,又接到一个新的项目,配合某改造项目做交通导改的方案。按道理说交通导改不会被纳入到一个项目中的重点关注内容,理由?看看满大街施工导改那随便的样子就知道,都是没有做专门设计的。交通导改很多人可能认为非常简单,尤其是施工的时候,乱点儿是可以接受的。我有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这次却不同,这次LD要求我们要拿出一个“漂亮”的方案来,而“交通导改”会成为这里面的亮点,被寄予了厚望。
我不敢说领导的理解和我的理解有多少的不同,既然是领导安排的任务,唯有全力以赴的做好。当然,有感于此,还是在微博上吐槽了几句:
@我只是一小小鸟:每每接到一个新项目,开始时总会创意迸发,干劲儿十足,想着要仔细策划,深入研究,一定要做出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成果来;但往往随着项目的深入,因为资料不全,需求不明,时间紧迫,能够出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东西来就不错;而到最后,方案改过来改过去,只想着赶紧把项目脱手,至于质量,鬼才关心呢!
2.
每次必提山东高速项目,周一的时候又修改了一版,根据我的版本记录,这已经是第8版了。当然,我没有期望着这是最后一版,而且这注定不会是最后一版。说到如此被虐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无原则的妥协,我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报告修改了多遍,还请了专家审查,现在,战战兢兢的等待着决策者们审判的结果。做交通分析,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太多的漏洞了,很容易被外行人问住(咦,我为什么要说外行人?)。“四阶段法”?请问设计院有几个真正按照“四阶段法”做项目的?
3.
手里的评估项目在周二顺利开会了,完成了第一个里程碑。会开的还算顺利,作为政府、设计院都不太了解的项目类型,与各方沟通的结果我个人基本满意。第二个里程碑将是下周三项目单位提供补充材料。第三个里程碑就是再过一周后完成报告提交FGW审定了。
这算是本人主持的第一个评审,同事笑称为“处女评”。以前,作为所谓的“专家”参与过不少评审、评估的项目,有一个还参与编制报告,但都不算主持。一个评审、评估项目做下来,编报告是一块主要精力,另一块主要精力是花在了与各方协调上。会接打无数个电话,会收发无数个传真,会扯无数张皮。所有这一切,包括技术的博弈,都会归结到一个字上面——钱。
4.
院里新引进的一个副总莫名的要离开了。从大概一个月前就开始消失,大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好瞎猜。这几天领导层终于放出了肯定的消息,至于深层原因,没有解释。作为员工,没必要细想,也最好不去细想。“好聚好散”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领导们又是聚餐,我们又是合影照相的,算是个美满的结局吗?